Google 今年的發表會把焦點放在「Gemini 全面進駐」。不只手機,連 Pixel Watch 4 和 Pixel Buds Pro 2 都成了 AI 的延伸裝置。這代表你不用再依賴手機螢幕,手腕和耳機就能把很多事搞定。
我們整理了下這兩款新品的 AI 功能,以及它們如何和 Gemini 連動。
Pixel Watch 4:手腕上的 AI 中樞
抬腕即講(Raise to Talk)
只要抬起手腕就能直接喚出 Gemini,不必再說「Hey Google」。日常走路、提東西時都能快速啟動,回應以手錶喇叭和震動提醒,速度比過去順暢許多。
智慧回覆再進化
Gemini 能讀懂訊息脈絡和你的語氣,直接給出個人化回覆建議。不只限於 Google Messages,其他常用的通訊應用也能套用。
AI 健身教練
Fitbit app 變聰明了。Gemini 會根據你的睡眠、心率、訓練量,甚至受傷紀錄,自動調整課表。這不是單純提醒你「該運動」,而是更貼近真人教練的即時調整,目前先在美國 10 月預覽。
運動自動偵測與回顧
就算忘記按「開始運動」,手錶也會自動判斷,並在事後生成活動紀錄。運動模式也新增了匹克球等選項,對球友來說實用性高。
Pixel Buds Pro 2:耳機成為 Gemini Live 的麥克風
Gemini Live 強化
Pro 2 在嘈雜環境下依舊能清楚抓到你的聲音。你可以邊走路邊對 Gemini 下指令,例如請它幫你回訊息或記錄重點,不怕被背景音干擾。
自適應音訊(Adaptive Audio)
自動偵測環境,幫你在「隔噪」與「保留外界聲音」之間找到平衡。例如通勤時還能聽到廣播或車聲,不會完全被隔絕。
突發巨響保護
如果周圍突然有高分貝噪音(像是工地或煙火),耳機會即時降低音量,避免聽力受損。
頭部手勢控制
點頭可以接聽,搖頭則是拒接。甚至能用來處理訊息,讓耳機真正做到「免手操作」。
硬體加持
搭載 Tensor A1 晶片,專為 Google AI 優化。和 Pixel 手機、Watch 4 搭配時功能最完整。
跨裝置 Gemini:手機、手錶、耳機的分工
Gemini Live 已與 Calendar、Keep、Tasks、Maps 打通。實際操作像是:
- 在 Buds Pro 2 直接口述「幫我把會議待辦加到 Keep」
- 抬腕在 Watch 4 說「加一個週六聚餐到行事曆」
- 或透過 Gemini 幫你導航、整理行程
這樣的連動,讓你不用掏手機就能完成很多流程。
功能對照表
功能 | Pixel Watch 4 | Pixel Buds Pro 2 |
---|---|---|
抬腕即講 | 有 ✅ | 無 ❌ |
智慧回覆 | 有 ✅ | 透過語音請 Gemini 回覆 |
Gemini Live 強化 | 無 ❌ | 有 ✅ |
自適應音訊 | 無 ❌ | 有 ✅ |
突發巨響保護 | 無 ❌ | 有 ✅ |
頭部手勢控制 | 無 ❌ | 有 ✅ |
AI 健身教練 | 有 ✅ | 無 ❌ |
自動運動偵測 | 有 ✅ | 無 ❌ |
Google 服務整合 | 有 ✅ | 有 ✅ |
使用情境舉例
- 內容工作者:開會戴 Pro 2,請 Gemini 即時把重點丟進 Keep,會後抬腕用 Watch 4 看待辦,不碰手機也能掌握行程。 - 運動族群:Watch 4 的 AI 教練動態調整訓練,跑步時 Pro 2 開啟自適應音訊,既能聽音樂又不錯過環境聲音。 - 商務通話:在嘈雜咖啡廳,用 Pro 2 點頭就能接聽電話,Gemini 還能幫忙記錄重點。
值得注意的地方
- 抬腕即講在捷運或街頭可能誤觸,Google 沒公開靈敏度設定,需實測。
- AI 健身教練目前只有美國預覽,台灣用戶得等一段時間。
- 頭部手勢可能在運動或騎車時誤判,這需要觀望實際體驗。
- 多數 Buds Pro 2 的 AI 功能要等 9 月更新才上線,購買前要有等待的心理準備。

我們認為的升級建議
- 想把 Gemini 當隨身助理,Watch 4 + Buds Pro 2 組合最適合。
- 如果主要是健身,先上 Watch 4;耳機功能還可觀望。
- 只在意聽音樂和安靜通勤,Buds Pro 2 就能滿足需求,不一定要換錶。
「想學習 Gemini 的AI課程嗎?」
如果你找不到符合需求的課程設計,或是需要 Gemini(或其他 AI 工具)的企業專屬培訓,不妨直接聯繫 AI 峰哥(黃敬峰老師)。
他能依照你的特定主題,為個人或企業團隊量身打造完整的培訓方案,從課程內容設計、工具選型、流程建議,到實際部署全程規劃到位。不只是教你用工具,更能從策略整合到落地實作,協助你真正把 AI 用在工作與成長上。
課程介紹與學員課程評價/心得 👉 https://peaker.com.tw/ai
🦾 AI 峰哥過去累積超過 500 小時教學時數,合作過華碩、台灣理光、南山人壽、裕隆、TOYOTA 等企業,專長涵蓋 AI 工具應用、流程自動化到企業內部導入策略等領域 。他的工作坊教學氛圍強調小組互動與實作對話,能促進團隊成員分享使用 AI 的思維與效率提升方式。
AI 峰哥 LINE 諮詢

Pixel Watch 4 和 Apple Watch(Siri/watchOS 10)的比較
AI 引擎
- Pixel Watch 4:以 Gemini 為核心的大型語言模型,可跨 Gmail、Calendar、Maps、Fit 等 Google 生態系作深層語意推理與摘要。
- Apple Watch:依賴 Siri 2.0(含 on-device 轉文字),雖加入捷徑與小型 ML,但仍以指令式操作為主;跨 App 自動推理需倚賴 iPhone 上的 Siri Intelligence。
資料存取深度
- Pixel 直接讀「郵件內容 + 日程」並立即演算結論。
- Apple Watch Siri 目前只能打開 Mail 或 Calendar,並朗讀特定郵件或事件,整合度較淺,無法一次性給出「晚餐時間」這樣的摘要答案。
回饋形式
- Pixel 以動態卡片顯示答案並提供下一步行動(導航、回覆)。
- Apple Watch 若詢問日程,Siri 會顯示事件列表或語音朗讀,需再點進事件才能操作。
健康 + LLM 互動
- Pixel Watch 4 將 Readiness、Cardio Load 等 Google Fit 指標交由 Gemini 做語意化輸出。
- Apple Watch 的「運動建議」主要依賴 Activity、Fitness+ 預設模板,尚未和 Siri 的生成式回答深度融合。
各自的軟體生態系統
- Pixel 受惠於 Google Workspace、Gmail、Google Maps 的龐大雲端資料。
- Apple Watch 在 Apple Mail、Apple Calendar 之外,對第三方 Gmail/Outlook 的整合需額外授權,且回覆體驗分散。